電池原材料供不應求導致鋰價上漲 倒逼上游擴產下游推出新型電池
2021-03-16 15:19:40 來源:汽車預言家 點擊:1764
【嗶哥嗶特導讀】除碳酸鋰價格翻番之外,鋰電池中所需的其他鋰鹽價格也持續走高,數據顯示,從年初1月份至今,碳酸鋰價格上漲近60%,氫氧化鋰漲價35%,磷酸鐵鋰漲價近20%。
3月15日早盤,有關鋰電池板塊的股價呈現一片“紅海”,包括紅星發展、德新交運、新綸科技、盛新鋰能、天齊鋰業等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鋰電池板塊的股價上漲,已經不是偶然暫時現象,根據相關報道,截至3月12日,我國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每噸83500元,一周時間每噸上漲了6000元,僅四個月時間現貨價格已經翻番。
除碳酸鋰價格翻番之外,鋰電池中所需的其他鋰鹽價格也持續走高,數據顯示,從年初1月份至今,碳酸鋰價格上漲近60%,氫氧化鋰漲價35%,磷酸鐵鋰漲價近20%。
1
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缺鋰”嚴重
對于鋰電池的大幅度上漲,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受鋰電池供需兩端不平衡所導致,簡言之這與當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火爆密不可分。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新能源產銷量更是連續6年蟬聯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市場新能源銷量增長外,海外市場表現同樣亮眼。其中,在2020年歐洲市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36萬輛,其市占率達到11.37%,實現對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及市占率的“雙超”。
新能源市場銷量的快速增長,也直接帶動了動力電池的需求激增。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63.6GWh,同比累計上升2.3%。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24.4GWh,占總裝車量38.3%,同比累計增長20.6%,成為驅動裝車量整體同比上升的主要產品。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漲帶動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而動力電池產業的激增效應繼續向上游原材料產業推進。此外,多家整車企業以及動力電池企業積極布局動力電池產能擴展,進一步刺激動力電池原材料的供應緊張。
就在動力電池原材料上漲的同一時間,3月13日,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吉利將在贛州經開區規劃總投資300億元,建設年產能42GWh動力電池項目,僅其一家的規劃產能便占到2020年全年動力電池產能的50.36%。
此外,在今年2月25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已經完成35億元的A輪融資,其未來遠期產能總目標達到200GWh,產能直追榜首的寧德時代。
2
上游擴產+下游推新型電池
緩解“缺鋰”緊張
巨大的下游產能需求,倒逼上游原材料產業供不應求,據一家鋰電池企業的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企業已經給客戶發出漲價通知,出貨不成問題,只是短期利潤將會承受壓力,這也導致下游企業面臨一定的利潤壓力。
分析人士表示,碳酸鋰生產商的持續去庫存化,已經處于近年低位,存貨量少,也是碳酸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使得海外礦石產能受到制約。再加上前幾年的礦石價格比較低,導致了海外礦山其實是有一些破產和停產的情況。
此外,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1年鋰需求量約為45萬噸,較供應量高出約1萬噸。根據主流礦山及鹽湖擴產規劃,預計2021年供給側增量有限,碳酸鋰市場將持續呈現結構性緊缺。預計整個供需缺口在20%至25%左右。
作為應對措施,上游原材料企業上市公司也紛紛加碼布局,加緊鋰資源供應。3月8日晚間,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青海良承擬以自有資金14.7億元收購伊犁鴻大100%財產份額,進而間接擁有青海省柴達木一里坪鋰鹽湖項目的權益。原因是該鹽湖主要利用含鋰鹵水生產碳酸鋰、氯化鉀等產品,并直接或間接地用于鋰電池原料等領域。
與此同時,盛新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AVZ礦業有限公司簽署《承購協議》,公司擬向AVZ礦業采購鋰輝石精礦,首期采購期限為3年,后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可以延長。在每個合同年度期間采購量為160000噸(+/-12.5%)。
除上游原材料產業加緊擴產能外,據悉下游電池企業也在通過多種手段擺脫產能不足的制約。其中有的企業進行產業鏈布局,通過與上游材料廠商合作,實現原材料自給自足。除此之外,電池企業通過科技手段減少貴金屬使用,并且加大新型電池研發力度。如去年5月,蜂巢能源推出兩款無鈷電池成為全球第一家研發出無鈷電池的企業。
分析人士指出,面臨目前電池原材料的巨大的供需缺口,擺在上下游企業面前的問題依然十分嚴峻,這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新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及重點工作,報告中多處涉及汽車產業鏈,包括汽車消費、二手車、充電樁建設、動力電池回收等方面。
此前已有包括特斯拉、蔚來、通用等多家車企舉辦了類似的電池技術發布活動,足見動力電池這一核心部件對車企的重要性。
3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周四,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LG Chem)分拆出來的電池業務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公布了其在美國的投資計劃。
3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四,通用汽車表示,它正考慮與其韓國合資伙伴、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LG Chem)合作,在美國建設第二家電池工廠,以提高其電動汽車的產量。
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嵐圖汽車秉承打造高端汽車的嚴苛標準,把解決消費者安全焦慮放在首位。嵐圖FREE在保證電池安全、續航里程的基礎上,做到高標準的熱擴散安全設計。
早在去年10月,KONA新能源就因接連的起火事故引發了一起召回,現代汽車為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之間制造的KONA新能源更新了電池管理系統,部分召回車輛還更換了全新的動力電池。
第一時間獲取電子制造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嗶哥嗶特商務網”或者“big-bit”,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嗶哥嗶特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搜索體驗,并參與活動!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