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成人類健康狀態“監察員”
2021-03-18 14:29:10 來源:中國科學報 點擊:2602
【嗶哥嗶特導讀】柔性可穿戴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價值更為廣泛,如體溫監測儀、連續血糖監測設備、心電檢測設備等。其中,用于檢測人體信息的人體傳感器發揮著重要作用。
基于柔性傳感器的智能鞋墊
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由于具有較大的機械靈活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滿足人體對于設備的形變要求,可應用于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智能手表、智能手環、電子皮膚等設備的出現更是讓柔性可穿戴技術受到廣泛關注。有分析指出,至2028年,全球柔性電子市場有望達到3010億美元。
柔性可穿戴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價值更為廣泛,如體溫監測儀、連續血糖監測設備、心電檢測設備等。其中,用于檢測人體信息的人體傳感器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醫工所微創中心研究員王磊團隊成功制備出一種基于氧化鋅(ZnO)納米棒結構的新型柔性織物基底壓電壓力傳感器。相關成果發表于《納米研究》。
研究團隊將纖鋅礦晶體結構的ZnO納米棒涂在紗線上,與PVDF膜結合作為織物基底賦予傳感器壓電效應。“實驗證明,傳感器在0~2.5kPa壓力范圍內的靈敏度為0.62V/kPa,開路電壓高達11.47V左右,具有優越的機械穩定性和低檢測限(8.71pa)。”王磊表示。
以纖維材料作為織物基底的人體傳感器,能讓醫學可穿戴設備更具透氣性、透汗性等功能,更加貼合人體皮膚。團隊制備的傳感器可用于實時監測人體各類運動信息,如手腕的彎曲、放松運動,和每個手指的彎曲、拉伸運動,在監測人體健康狀態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人體信息的“監察員”
作為醫學柔性電子部件,人體傳感器就像人體信息的“監察員”,具有檢測信息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電生理傳感器、生化傳感器,以及檢測運動信息的人體傳感器、仿生傳感器、多參數傳感器等。
不同類型的人體傳感器通過感知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等人體內的各項功能信息,將其按一定規律轉換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幫助評估人體健康狀態。2008年,深圳先進院組建醫學微系統實驗室,針對醫學柔性電子前沿領域重點與難題進行研究。
以檢測人體運動信息的傳感器為例,其通過檢測人體內的各項功能指標,幫助評估人體健康狀態。“對于中風患者,通過檢測人體運動信息的人體傳感器可以檢測出病人在康復過程中運動機能的變化,通過一系列的指標評判病人的恢復情況。”王磊說。
柔性可穿戴設備在幫助人們進行健康管理、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存在著個人信息泄露、安全隱患等問題。而人體傳感器同樣可能存在數據安全隱患,數據誤差可能造成設備對人體健康狀態的誤判。對此,王磊團隊自主設計了一套人體通信系統,用于保證人體傳感器網絡的安全性,提高傳感器收集信息的能效。
緊跟前沿 雙向轉化
當前,隨著柔性電子、仿生材料、AI、5G等技術的發展,醫學領域的柔性電子設備,如多參數集成汗液傳感器、皮膚柔性可穿戴系統、電磁腦調控及血糖檢測、仿生自調節助力系統等成為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
深圳先進院團隊利用學科交叉優勢,在醫學柔性電子領域實行雙向轉化。一方面,與前沿技術相結合,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另一方面尋找臨床應用路徑,實現研究成果轉移轉化。
以連續血糖監測設備為例。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1.16億,位居全球第一,每年直接和間接用于糖尿病的花費將近1000億元,是當前社會面臨的一大重要健康問題。連續血糖監測設備可以連續監測人體內的血糖水平,幫助患者調控飲食、運動和用藥的規律。然而,國內對該研究領域鮮有布局。
在此前的研究中,深圳先進院醫工所微創中心聶澤東、王磊團隊基于人體血糖波動會引起人體自主神經變化,從而影響到心電圖、腦電圖等生理信號的變化,建立可穿戴生理信號與血糖波動的關聯,實現一種無創的血糖波動檢測,在糖尿病前期篩查、糖尿病人篩查、連續血糖監測、高低血糖預警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下一步,研究團隊將探索基于新材料的織物執行器、觸覺傳感器、靜電驅動器等創新微器件,及相應分析方法的臨床應用路徑,并分析可穿戴醫療設備和手術機器人產品更新換代的核心技術瓶頸。目前,王磊團隊已在手術機器人、呼吸機智能通氣等醫療器械領域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根據VentureBeat報道,AdHawk Microsystems近期推出了一款無相機的眼動追蹤傳感器,通過超緊湊型的微電機系統(MEMS)取代了耗電更高的相機和圖像處理。
對射式檢測方式的發射器和接收器相互對射安裝,發射器的光直接對準接收器。當被測物擋住光束時,傳感器輸出產生變化以指示被測物被檢測到。
新一代高級智能傳感器將成為工業自動化的心臟。“智能工廠”是指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的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 AIoT的日益發展,人機互動、物物互聯的智能化升級迎來爆發。處在物聯網感知層的微波雷達人體傳感器,對物聯網智能場景的實現,無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福建移動聯合華為在廈門落地完成全球首個2.6G+4.9G低空覆蓋試驗,此試驗是通過5G網聯無人機對5G網絡進行低空覆蓋驗證,驗證了2.6G與4.9G在低空協同覆蓋的可行性。
工業基礎傳感器是制造工業的基礎,首先解決當前產業急需的核心器件產業化問題,完善從材料、制造、銷售、使用的一條龍產業生態。
第一時間獲取電子制造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嗶哥嗶特商務網”或者“big-bit”,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嗶哥嗶特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搜索體驗,并參與活動!
發表評論